不止是香港,全球都有不少人創業時,都會選擇做app。由於市場需求大,似乎做app的公司大多一帆風順。源自台灣的whoscall,早前成為LINE的母公司naver旗下一員。在大公司注資下是否代表未來可以亂花錢,甚麼也都不用再多想?
whoscall app主要是在不知名的電話打來的時候,用家可以知道究竟是不是廣告,以便拒絕接聽或甚至乎作出封鎖,功能就像不少香港人熟識的小熊來電一樣。whoscall的Business Director余致緯稱,app原本只是從網上面自動搜尋打來的電話,是否垃圾來電,發展至今已經有自家的數據資料,而且切合全球不同地方的用家使用。
他們從創業第一天就知道,競爭對手從來沒有少過。所以,他們今次也親力親為,到香港與不同公司談合作。被問到何時決定成為naver旗下一員,他稱是在上年的六、七月左右開始討論,能夠認識naver的原因是一次創業活動中,有人幫忙介紹的。後來,naver與他們討論有關大方向的發展和想法後,在2014年一月左右naver就正式參與投資,令whoscall成為LINE産品中的一份子。其實,在naver未注資前,Google的Eric Schmidt訪台時,就曾點名大讚whoscall。
[AdsWithin]
有naver注資,理論上就不用再去多想,可以極速擴展。余致緯稱實情不是這樣,他們的公司隊伍仍然在台灣,人數仍維持在30人左右。他續稱,這種工作情況可以令大家更close,某程度上可以令公司繼續靈活運作。naver從中協助的,可以是讓大家使用LINE相關apps的時候,配合whoscall成為total solution全面的方案和配套,這樣亦令推廣上更加快捷。
至於如何賺錢的問題,余致緯表示未成為naver一員前是靠訂閱模式收費。用家需要付一定的金錢,才可獲得完整的資料庫。如今情況當然有變,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先把app做好。目前,whoscall已有在台灣和一些公司合作,例如宅急便等,讓速遞員送貨時,就算他們使用自己的手機,用家只要有安裝whoscall就可知道是宅急便的職員送貨,不再因為未知的來電而拒接。
這樣,是否代表封鎖廣告來電的同時,卻又允許廣告出現?余致緯強調只是讓用家知道是那一間公司來電,合作的公司不可以隨意致電給用家賣廣告。一旦發現,就會立即取消合作和封鎖號碼。
就未來發展的方面,余致緯表示可以有很多想法,只要把電話這個過程向前或向後延伸,就可以令whoscall與眾不同,例如使用whoscall就可以拿到某一家餐廳的優惠等便是。用家另一個想問的問題,或許就是whoscall會否加入更多LINE元素,他表示會考慮陸續加入,首要的還是易用和整體體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