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國早前正式宣佈,會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%關稅,而這項措施首次同樣適用於所有來自香港的產品,意味著香港商品不再享有以往的獨立關稅區待遇,需與中國大陸商品一視同仁。香港企業及整體貿易環境將受深遠影響,特別是在出口、物流及供應鏈管理方面。
美國明確指出,無論產品是香港本地製造、進口或經香港轉口,只要帶有「香港」標籤,都將與中國大陸商品視作同類,均需額外繳納10%關稅。過往,不少國家的商戶包括中國在內,長期利用香港獨立關稅地位來降低出口成本,香港長久以來作為國際轉口樞紐的地位將受到影響,未來的貨運流向及貿易策略或因此受改變。新政策更取消了低價貨品免關稅優惠,即使貨品價值低於800美元,仍需申報並額外繳納10%關稅。
根據香港貿發局的數據,2023年香港對美出口中,約3%來自中國大陸產品。按照新政策計算,香港商品可能因此面臨超過4億美元的額外關稅負擔。這筆額外成本將迫使香港企業重新規劃供應鏈,調整出口策略,以降低對美國市場的依賴。
美國郵政服務方面亦有所變動,美國郵政署及DHL曾一度宣布暫停接收來自中國及香港的國際包裹。雖然後來恢復部分服務,但仍有一定限制,相關商戶都建議要使用國際運輸服務前先作查詢,明顯仍存在不確定性。